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温州地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有效持续推进,全力打好系统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这场硬仗,切实压降涉案账户数。人民银行温州市中支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聚焦五大问题,突破五大难点,打防并举、防范为先,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
(一)聚焦长期不动户,突破客户投诉风险难点。针对温州市涉案账户中存量账户占比高的情况,温州市中支严格落实《存量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风险排查及管控》(浙江省银行账户自律公约第4号),提出更高标准,要求银行机构加大存量账户排查和管控力度,对“6个月及以上无发生交易”和“关键信息不完整”两类存量个人银行账户关闭非柜面交易,并采取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客户、尊重客户知情权,要安排专门人员做好客户咨询、安抚工作。要求银行机构不搞“一刀切”,根据行内客户白名单,剔除低风险账户(如绑定理财产品、签约水电费等)。
(二)聚焦信息孤岛问题,突破排查精确性难点。为攻克存量账户排查清理工作中遇到的“基数大”、“误伤率高”难题,温州市中支组织召开存量账户风险排查专家小组会议,搭建银行机构专家小组和温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提出以“三张名单”、四个主要特征项和四个辅助判断项的风险控制模型,并对模型的可复制性、可移植性等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排查模型和排查方式的深入探讨,提高了银行机构管控精准性,降低误伤概率和投诉量,持续推动辖内银行机构加强对存量涉案账户数据分析的精准度和模型建设工作。
(三)聚焦重点监测账户,突破排查效率难点。为明确存量账户排查的重点范围及重点人员,温州市中支组织银行机构将“涉境外交易账户、务工人员流动性高(如建筑公司)的客户群体、异地(跨地市)人员开立账户”等十五类特殊人群账户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形成重点监测对象清单,按旬上报异常交易排查结果和管控结果。截止9月10日,共排查重点监测对象账户1069.9万个,采取管控措施685.6万户,管控率达64%。同时,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不完整或明显存疑账户、同一人开立多个账户且6个月未交易账户的832万户采取管控措施,非柜面渠道关闭率达74.87%。
(四)聚焦账户管理漏洞,突破压降难点。组织银行机构开展涉案账户倒查分析,寻找账户管理漏洞,及时补齐管理短板。一是按旬下发涉案账户清单。通过对8月和9月上旬下发的涉案账户清单进行倒查分析,如多家银行机构排查发现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转移涉案资金比例大幅上升,及时调整可疑交易监测模型,对账户资金来源和去向均为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到帐后随即转出等行为重点监测,提高可疑交易监测模型精准性和可靠性;如农行温州分行根据8月下发涉案账户清单发现社保卡系统交易漏洞,立即组织开展排查和申请技术改造,快速堵塞系统交易漏洞。二是点对点指导银行机构开展排查。温州市中支对8月涉案账户开展针对性分析,结合各银行机构涉案账户特征、行内系统情况和组织情况,点对点指明排查漏洞及排查方向,目前已与8家重点机构和2家环比增幅较大的机构进行面对面沟通、分析,加强排查工作力度。
(五)聚焦主体责任,突破监管短板。为切实开展压降工作,温州市中支多措并举、主动出击,全面压实银行主体责任。一是按月对当月压降工作不力的银行机构发送监管意见书。截止目前,共对8家银行机构下发12份监管意见书,将其中3家银行机构的监管意见书抄送其上级行,并对部分银行机构持续开展监管约谈。二是召开打击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行领导组织办公室(法律办)、支付结算科(营业室)、反洗钱科、国际收支科、纪委监察室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涉案账户压降措施,综合实施监管措施。三是在9月份抽调支付结算科(营业室)和反洗钱科对农业银行温州分行开展现场督查,实地了解、督促银行机构切实做好存量账户排查和涉案账户压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