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创建,今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以公共交通出行为载体,积极融入儿童友好城市概念元素,通过“红领巾”“小黄帽”微公交和水上巴士的等绿色出行方式,全面推动公共交通出行全场景“适儿化”改造,打造更加美好的儿童公共交通出行环境。
一、交通出行“适儿化”
打造并推广“红领巾”和“小黄帽”两个微公交品牌专线,利用微信预约乘车,以定时、定点、定线方式,提供校门口到家门口的点对点定制接送服务,保障学生出行便利与安全,同时解决了学生家长接送远、出行难等问题。更新投入19辆微公交,车辆迭代升级智慧安全辅助系统,专设的爱心儿童座椅,并提供可折叠活动式坐垫适配儿童乘坐。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2条定制化儿童微公交品牌专线及2条儿童友好公交专线(B105、洞头小螺号),覆盖鹿城、瓯海、龙湾、瓯江口、洞头等多所小学、幼儿园及学生所在住宅区,日均守护、安全送达儿童3000余人次。交通儿童友好专线受到国家发改委的肯定。
二、空间布局“适儿化”
一是打造童趣十足的主题车体、主题站台。主题车身两侧设有“儿童友好公交专线”“红领巾巴士”“小黄帽专线”宣传标语及LOGO;车厢展示主题图片、公益主题漫画;在地面展示童趣线路示意图,配备学生常用物品“诚信箱”并设置儿童看护和儿童4人座位区,配以卡通玩偶等温馨布置,形成独立的儿童专座区;在B1路设置私密母乳喂养空间和婴儿车收纳空间;建设“城际瓯驿图书角”,供孩子们候车时阅读休闲;依托BRT站台和全市公交车,设置“爱心守护驿站”及“守护专座”,协助迷路儿童归家。
二是打造儿童友好展厅(阅读区、绘画区、游戏区)。完成汽车南站、洞头站、泰顺客运北站等交通场站的卫生间、母婴室等适儿化改造;洞头新城客运站增设儿童乐园,提供绘图工具、拼装玩具、儿童绘本等用品供儿童阅读娱乐;完善汽车南站儿童读书角,并设置儿童百宝箱,内含爱心糖果、卡通贴纸、玩具等物品;打造“交通模拟”大厅,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式体验,沉浸式体验交通出行中安全、文明的重要性。
三、实践体验“适儿化”
市交运集团作为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主力军,秉持“交之以诚、运之以远”的核心文化理念,一方面,致力于构建“有礼交通 同心童行”这一儿童友好服务品牌项目,依托BRT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儿童友好专线,实现宣传教育、引领示范、参观体验、文明实践等四项功能。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推出了新时代文明+交通安全体验、志愿服务培育、岗位角色体验、传统手作活动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请进来+送上门”的多种方式,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儿童心中落地生根,不断提高儿童的文明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自项目运行以来,先后接待中小学等儿童团体单位83批次,服务少年儿童1468余人。BRT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批首批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
另一方面,着力于少年儿童的研学实践与劳动素质培养,成功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友好项目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了5次儿童创意绘画大赛,吸引了1800余名少年儿童参与;“浙风十礼——行有礼”研学实践基地则累计举办了58次活动,惠及1700余名参与者;此外,还定制了研学巴士,累计承接了41次各类研学团体的研学任务,服务总人数达到6280人次。同时,还推出了4期“水之旅·趣研学”活动,吸引了100多名少年儿童踊跃报名。值得一提的是,与龙湾区合作开展的“理响龙湾——行走的思政课”项目,荣获了温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