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为全力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温州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粮食收购农户排队时间长,售粮负担重等情况,着眼系统重塑,引导推动烘干中心升级为“净粮中心”,并推进统筹收割、集并烘干、统一运输等措施,实现粮食产后“湿粮不落地”全托管,助农减负增收。
一、聚力打造“净粮中心”。针对社会化烘干服务存在的粮食质量不稳定、粮食收购高峰压力大、农户交售粮时间及费用成本偏高等痛点堵点,温州市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引导社会化烘干中心转型升级为“净粮中心”。具体做法:一是优化净粮布局。结合粮食生产实际,按照35%的“净粮”服务比例测算下达“净粮中心”建设任务26家,并指导县(市、区)合理规划布局及产能,年末实现重点收购片区“净粮”服务全覆盖。二是明确建设标准。指导烘干中心按“4+X”目标进行提能升级,“4”即增配除杂机、谷外糙米分离机、输送机、提升机等四类设备实现粮食就地清理、除糙,“X”即增配干湿粮仓、卸粮坑等实现临时仓储、产后减损。同时制定净粮中心烘干作业、检化验能力等标准,指导“净粮中心”优化烘干工艺,定期评比打分,打造市级示范净粮中心标杆。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对建成的市级示范中心、规范化净粮中心最高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补助。对服务政策性粮食收购的“净粮中心”按收购量给予20-30元/吨的补贴,对实行集并运输的另予5元/吨补贴。
二、拓展净粮服务功能。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收割、烘干、清理、运输等流程,形成粮食从田间到粮库高效、节约、便捷的闭环收购体系。一是统筹收割。“净粮中心”根据种粮大户预约、登记情况,按稻谷成熟程度分片域收割,并根据湿谷水分和农户协议收购价格。二是集并烘干。对收购湿谷提前检测水分和重金属,对相近质量指标粮食采取同炉烘干,提高烘干效率。三是就地清理。改变售粮农民到粮库排队等候、集中清理的传统模式,政策引导“净粮中心”对烘干出炉的粮食免费进行就地除杂、谷外糙米处理,确保达到“净粮”标准,减轻粮库收购高峰期清理压力。四是前置质检。将收购质检关口从粮库前移至净粮中心,成立质检小分队驻点开展检验服务,入库时实现免检。五是统一运输。委托运输车队为农提供从田间到粮库的全流程运输服务,解决售粮高峰农户自行叫车难、费用高等问题,同时实行“小车”换“大车”,降低运输成本,加快质检效率。以乐清市汇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今年计划承但周边5000吨湿粮产后全托管服务,拟以1.05元/斤基准价收购农户湿谷(水分28%),在此基础上,对积极参与全托管模式新老农户分别另予0.03元/斤和0.01元/斤奖励补助,进一步提高全托管服务量。该公司在田间粮食收割后即组织运输车队运至“净粮中心”开展烘干、除杂、除糙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并以40吨大车装车质检,对合格粮食以“编码钢丝扣”封签后免检入库,实现全程“湿粮不落地”。通过该模式,农户不仅减轻售粮负担,且(湿粮)吨粮服务费较传统模式节省40元/吨;净粮中心原日烘干量250吨,集并后日烘干量可达325吨,烘干效率提高30%,烘干成本下降约30%;粮库入库车次减少为原来的1/4,入库效率大幅提升。
三、精细全过程管理。坚持改革创新和规范管理并行,从运输、储存、质检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强“湿粮不落地”全托管模式全过程管理,确保改革取得实效。一是严格运输管理。对“净粮”运输车辆要求放置标识牌,并使用“编码钢丝扣”封签锁定,发车前和接收粮库确认发车时间,防止运输过程中粮食洒落、调换。二是创新储存方式。引导“净粮中心”在交售高峰时使用吨粮袋暂存待烘干粮,避免湿粮堆积变质。为避免重金属超标粮食与“好粮”混杂造成损失,对快检不合格的粮食使用吨粮袋分户分堆暂存。三是完善质检流程。对当日发车车次达8车以上的“净粮中心”驻点前置质检,车次不足的以粮库绿色通道代替前置质检,避免“净粮中心”质检力量闲置。同时兼顾其他车辆质检需求,推出3人组全指标分段流水线作业“温州版”质检流程,明确初检和二次检验指标,将批次粮食检化验时间压缩到30分钟以内,有效提高了净粮中心质检能力和效率。